2025 ISRD-IAMM联合大会圆满落幕:元宇宙医学开启医疗新纪元!

2025 ISRD-IAMM联合大会圆满落幕:元宇宙医学开启医疗新纪元!

聚焦肺癌早诊与医学新质生产力
共绘“元医惠众”新蓝图

2025年5月9日-11日,由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IAMM)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的“第20届国际呼吸病学年会(ISRD)暨第4届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IAMM)联合会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召开!大会以”物联健康 元医惠众”为主题,吸引了80余位国内外顶尖专家齐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会议设置医学新质生产力学习班,包括肺结节诊治应用学习班、OSA诊疗实践学习班、“名医治未病 元医惠众生”主旨大会专场、元宇宙医学专场、呼吸医学前沿进展、肺癌治疗新进展、ATS优秀获奖者报告会、上海市闵行区医学会元宇宙医学专委会2025年年会、间质性肺疾病专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巡讲会、医学GPT共识指南研讨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汇报与发展计划、中山四大慢病肺结节项目研讨会等多个特色学术专场。通过深入探讨元宇宙技术与医学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创新,为肺癌早筛、呼吸慢病与危重症管理、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医学新质生产力学习班

培育专业人才夯实早诊基础

大会于5月9日率先启动医学新质生产力肺结节诊治应用学习班和OSA诊疗实践学习班,吸引了15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医生参与。课程由多学科专家联合授课,聚焦BAIMGPT专病语言模型、DeepSeek智能系统等创新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气管镜技术优化、早期肺癌病理研究及医学影像智能分析等。

白春学教授学习班第一课-《医学新质生产力之我见》

学习班第一课,由大会主席白春学教授分享《医学新质生产力之我见》主题报告,阐明了医学新质生产力的全新定义,白教授指出:“中国的医学新质生产力基础在于物联网医学,其特点包括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另一方面,基于元宇宙医学的虚实互动平台展示了医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使得医疗更智能化,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赵星教授-《深度数字化与“元宇宙”新进展》

此外,复旦大数据研究院赵星教授分享了《人类数智化生活新叙事与“元宇宙”新进展》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系统梳理了元宇宙技术体系的创新路径,基于技术社会学视角构建了数字文明发展的分析框架,其论述逻辑缜密、数据支撑翔实,兼具学术深度与表述通俗性,引发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

 学习班授课现场
通过学习班系统培训,学员全面掌握了OSA云诊疗及肺癌早筛技术,最终,全体学员通过严格考核,获颁培训证书,为提升三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注入新动能。

主旨大会

《元宇宙医学》专著成果发布引领行业发展

大会于5月10日上午召开开幕式,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主席白春学教授进行开场第一讲,强调元宇宙医学作为“新质生产力”对肿瘤防治与慢病管理的革命性意义。

白春学教授开场讲课-《新质生产力防治肿瘤研究进展》

接着,由来自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IAMM)、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的多位领导发表了大会致辞。会上还重磅发布了由呼吸病学权威白春学教授、数字技术专家高承实教授及上海呼吸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达伟副主任医师衔主编的《元宇宙医学》。作为全球首部系统性构建元宇宙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专著,该书创新性提出“数字孪生医疗”概念框架,系统梳理了元宇宙技术在医学教育、远程诊疗、手术模拟等场景的应用实践,这部历时两年编撰的128万余字的著作不仅填补了智慧医疗研究空白,其提出的“虚实共生诊疗模式”更为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坐标,被誉为“医学智能化转型的里程碑之作”,这本著作的出版还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专项(2024ZD0529300)[NoncommunicableChronic Diseases-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2024ZD0529300)]资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致辞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刘浚哲致辞

《元宇宙医学》新书发布会

大会还为10家“医学新质生产力OSA诊治管理分中心”、13家“AI肺结节诊治分中心”、21家“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及36家“四大慢病肺结节推广应用分中心”授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标志着呼吸系统疾病精准诊疗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迈入新阶段。白春学教授指出:“分中心建设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名医治未病、元医惠众生’的愿景。”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呼吸、危重症与睡眠医学科主任Charles A. Powell教授虽受国际差旅限制影响未能成行,但仍通过特别录制的学术视频发表题为《Revolutionizing Respiratory Health: The Global Impact of Imaging AI an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主题报告。

Charles A. Powell教授-《Revolutionizing Respiratory Health: The Global Impact of Imaging AI an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九大专题会

临床科研前沿碰撞交叉学科激发创新火花

九大专科学术专场吸引300余位代表参与。在“肺癌治疗新进展专场”,学者们围绕肺癌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新方向、GPT赋能肺癌精确医疗的潜力及挑战共识展开热议;“呼吸医学前沿进展”专场则聚焦慢阻肺与肺结节AI辅助智能化管理、肺肿瘤治疗领域的相关进展或临床经验。此外,“医学GPT共识指南研讨会”联合多领域专家,包括应用GPT赋能医疗的学者、GPT技术开发者与研究者、医疗健康产业从业者以及投资机构与创业者,探讨如何制定共识指南保证GPT用于医疗的质量,为医学大语言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伦理与合规应用提供了权威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ATS优秀获奖者报告会”汇聚了各届优秀ATS青年奖获得者分享相关呼吸病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包括先天淋巴细胞2性(ILC2)与过敏性哮喘控制水平关联研究实例及未来研究方向、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时空干预策略等,共有9篇优秀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彰显中国青年呼吸学者的国际影响力。

展望未来

深化国际合作 共筑健康元宇宙

5月11日上午大会闭幕式上,大会主席白春学教授宣布2026年ISRD-IAMM联合大会将继续在沪举办,呼吁全球携手推进元宇宙医学标准化。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技术革命与人文关怀的交汇。通过元宇宙技术与医学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肺癌早诊率提升、慢病管理优化及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愿景正逐步照进现实。正如白春学教授闭幕词所言:“盛会再开聚俊贤,群英论道探前沿。创新成果辉寰宇,薪火相传启新篇。” 

最后,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国际呼吸病学会、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将继续开展更加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交流,不断攻坚呼吸疾病、元宇宙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前瞻布局、加速发展,全面助力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

(杨达伟、杨丽报道,编辑蔡沁怡)